卢小泉教授课题组

Research Group of Prof. Xiaoquan Lu



卢小泉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4年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联合培养)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汪尔康、董绍俊院士)

1997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开展工作

2001年任西北师范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2008年任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

2010年任任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年任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期间工程实验室主任

2016年任天津大学理学院院长


参与学术团体及职务

中国电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和电分析化学专业分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

《分析化学》、《电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传感》等国内外知名刊物编委。


代表性论文与著作

卢小泉教授主要从事界面电化学新技术新仪器及纳米器件的研究,在光电子转移电化学的新技术、新方法研发,无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半导体器件的研发,高灵敏度新型可视化生物/化学传感器等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一区以上80余篇,包括Anal. Chem., Small, Nanoscale, Chem. Commun., Chem. Mater., J. Mater. Chem. A/B/C, Biosens. Bioelectron., 等杂志。出版中英文专著8部,授权专利40余项。


主要研究成果

课题组深入研究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及界面化学的电子研究。电子转移是一切化学过程的基础,对于其机理的研究对于电化学及电化学发光原理的研究、光电转化材料的开发、超高灵敏度生物/化学传感器的研发及能源电池材料的性能提升具有关键意义。课题组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为主要手段,在生物电化学、纳米器件、传感器、电极材料及高效催化剂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国际科研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荣誉和奖励

2017年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7年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2016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

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14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

2014年获甘肃省领军人才优秀奖

2014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14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获甘肃省基础研究工作先进个人奖

2012年教育部创新团队

2012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0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Xiaoquan Lu is a Professor of School of Science, Tianjin University. He received his PhD from Institute of Chemistry,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1994 (Supervisor: Prof. Erkang Wang and Prof. Shaojun Dong). Then he joined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cation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s a senior visiting scholar. In 1998 he worked in Northwest Normal school as a full professor and promoted to division chief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in 2008. He shifted to Tianjin University in 2016 as dean of School of Science. He focuses on electron-transformations between interface of electro-chemistry, visible detection sensor and nanomaterial device based on scanning electrochemistry microscope (SECM). He has received 40 patents, and published 8 books (Organic Optoelectronics for Wiley etc.), over 300 refereed articles (e.g. Anal. Chem., Small, Nanoscale, Chem. Commun., Chem. Mater., J. Mater. Chem. A/B/C, Biosens. Bioelectron.).

 

 

 

 



版权所有:卢小泉教授课题组 津ICP备05004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