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科研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研论文 > 正文

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课题组《JACS》:自旋极化可调的单层手性COF

发布单位:天津市分子光电科学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8/26

 

 

通过手性诱导自旋选择效应(CISS)操控电子自旋状态,为提升析氧反应(OER)的活性与选择性提供了一种新策略。然而,实际催化剂中的OER性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活性位点的数量、内部电荷转移、活性位点与手性配体的比例等。因此,很难建立手性增强的电催化OER性能与自旋极化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也阻碍了对OER过程中自旋选择性潜在机制的深入理解。

鉴于此,近日,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有机集成电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光电子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胡文平、雷圣宾、冯光原团队报告了通过手性诱导自旋选择性(CISS)效应操纵电子自旋态为增强OER的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一种新策略。该工作利用配体交换策略,构建了一种具有可调自旋极化(P 4972%)的单层手性共价有机框架(mc-COF)模型催化体系,从而实现了将 CISS 效应与其他影响因素在 OER 性能中的作用解耦。研究了自旋极化强度与手性增强OER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此外,原位测量揭示了在不同施加电位下中间体的形成和转化,并阐明了手性诱导的中间体自旋排列对氧析出反应(OER)机制的影响。相关研究以“An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 of Spin-Polarization and Oxygen Evolution Enhancement with a Monolayer Chir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odel Catalyst”为题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第一作者为刘治萍、张少芳、张恩冰。

 

 

1 电子自旋在电催化OER系统中的不可或缺作用。



2 m-COFs的结构与化学表征



3 单层手性/外消旋COFs的磁性导电探针AFMmCP-AFM)测量



4 单层手性/外消旋COFs1.0 M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析氧性能



5 手性增强OER性能的机理研究



总体而言,手性共价有机框架(COFs)可以作为高效的电子自旋过滤器,在电荷通过单层手性共价有机框架(mc-COFs)时,电子自旋与其线性动量耦合,从而实现高度的自旋选择性。对于不同的mc-COFs,观察到手性诱导的超线性效应,即自旋极化与增益系数(G P⟡)之间存在显著的超线性关系,表明手性增强的氧析出反应(OER)性能随着自旋极化的程度快速增加,证实了由于手性诱导的自旋选择性(CISS)效应,手性增强的电催化性能显著放大。此外,CISS效应可以促进自旋平行的OH自由基在三重态势能面上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在较低电位下形成自旋对齐的中间体(OOHOO),并加速OOH*OO的转化。因此,手性增强的OER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特征是更高的电流密度、更低的过电位、更小的Tafel斜率、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以及在手性电极上对HO的更大抑制作用。这强调了CISS效应以及整体手性增强的OER性能在优化电催化效率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来源:软物质前沿公众号

DOI10.1021/jacs.5c09729